蒲城小民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0章 偶遇木匠,烽火生死情,蒲城小民,一起看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在刘景荣和快三刀的努力下,队伍在不断扩大,这让栓保可是高兴坏了,为了解决吃穿用度,响马们也重新拾起了耕种的田地,自给自足。不知不觉地,一年过去了。

1943年春季,老百姓刚挨过缺吃少穿的严冬,即便如此,他们照样接济国军和八路,如果不是有老百姓省出口粮和棉絮来援助部队,部队也许难以为继了。当年中日打拉锯战,日本把精锐逐步派往太行山和其他战场,战斗形式也更加激烈,在国内,派系林立,都在争夺有限的国际援助,也因为抗战期间和共产党过于严密,引发中央军的强烈不满,处处对杨振邦所部打压和掣肘。刘景荣在执行任务中,不仅要提防日军和伪军,还要提防其他国军及其收编的土匪马贼。

春暖花开,刘景荣获得神农启示,知道今年灾情能有所缓解,可以让老百姓春种荞麦,夏种高粱玉米,冬种小麦,借以缓解饥荒,便要大家照做。当时,刘景荣随部队来到永和,至于为什么选在永和,是因为三晋的煤炭资源丰富,加之晋商行遍全国,富裕人家多,民国四大财阀之一的孔祥熙的家就在这里,他在当时绝对的富可敌国。加之阎锡山多年的经营,很多采矿和交通等设施很完备,鬼子一占领三晋就可以收获大量的资源和钱财,所以鬼子在拿下华北平原的同时就不遗余力地拿下了三晋地区。阎锡山刚开始抗战时,八路军也东渡黄河去打鬼子,后来阎锡山被鬼子打败后,他被迫躲起来。但是对于精于算计的阎锡山来说,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,只有永远的利益,他在1940年夏就开始和楠山秀吉谈判,次年6月,鬼子就把孝县交给他,8月,赵承绶就代表阎锡山和楠山秀吉签订了《汾阳协定》,开始了消极抗日,积极反共。之后,阎锡山在日占区开了办事处,可以说已经开始当了汉奸;不过,阎锡山虽然与日和解,但并不对国军嫡系开战,只对八路和蒋委员长有意打压和灭掉的部队,而杨振邦所部就是因此备受打压。

在当年,三晋地区除了永和与平顺两县,全部沦陷。至于原因,则主要是老百姓全力支持国军、八路等抗日武装,山高路险,易守难攻,加上战略意义并不重大,导致日军屡攻不克,这才使得永和没沦为日占区。

刘景荣以永和为落脚点,继续侦查,并伺机进行破坏。在一次飞鸽传书中,刘景荣收到一条线索:今晨东峡谷一队不明人马向西。详情是一队自隰县而来的队伍向西打听桑壁村,对于这个名字,外人不清楚,当地人可清楚,对陌生人默认的是桑壁镇,所以他们也指出了桑壁镇的方向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系统:照片里的案发现场

吨黍黍

坟葬鬼,阴婚契

糖吉柯德